据界面新闻报道,汉堡王内部通知显示,原定于1月底发放的工资将延迟至2月5日,理由是春节期间银行对公业务不开放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这打破了汉堡王此前从未延迟发薪的记录。
根据界面新闻消息,一位华东地区汉堡王门店员工向界面新闻透露,按照员工手册规定,汉堡王的考勤周期为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,每月最后一天发放工资,遇到节假日和周末都会提前发放。
对于延迟发薪的具体原因,汉堡王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更多可以对外给到的信息。
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,2024年前四个季度,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不升反降,从第一季度的1747家逐步缩减至最新的1516家。这与其运营方TFI此前制定的扩张计划形成鲜明对比。
2023年8月,TFI曾承诺每年在中国市场新开设200家门店,公司CEO Atakan BOZKURT也在2023年11月汉堡王第1500家门店开业时重申,2024年预计将新开200家以上门店。然而实际表现却远未达标。
据极海数据统计,2024年四个季度汉堡王仅新开110家门店,分别为第一季度25家、第二季度45家、第三季度23家、第四季度17家,呈现逐季下滑趋势。
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会上,RBI首席财务官Sami Siddiqui坦言,由于中国市场净新增门店下降,导致汉堡王全球新增净门店缺口达100个基点,远低于5%的年度增长目标。
考虑到全球市场面临的挑战,RBI不得不将2024年全年增长预期下调0.5个百分点。这一状况最终促使RBI向TFI发出终止特许经营权的通知,如今双方目前仍在积极协商解决方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TFI与汉堡王的特许经营合同期限至2032年,目前距离到期还有8年时间。(详见《 》)
在中国快餐市场之间的竞争中,近几年爆发出了塔斯汀等强有力的本土玩家,而汉堡王似乎正在掉队。
据窄门餐眼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汉堡王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仅为10%,超过60%的门店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。
相比之下,竞争对手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分别超过35%和23%,已形成了全国性的门店网络。
下沉显然是未来市场增量的重要来源,在快餐品牌纷纷布局下沉市场的当下,汉堡王的市场渗透率明显不足,因此错失了重要的市场机遇。
事实上「未来消费」在《》一文中已经提到过,汉堡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与巨头的差异化不足,尽管有诸如“明火现烤”之类的差异点,但这往往不是消费者决策的核心关键,因此 呈现在最终产品层面依旧是同质化的,也就难以爆发出后发优势。
在产品策略上,汉堡王虽然积极推出9块9优惠套餐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,但效果似乎也并不理想。据南方都市报报道,部分地区的加盟商反映,自2020年以来门店持续亏损,销售额较2019年下滑约60%。
从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反馈来看,受限于门店规模不够、营销推广力度不足等原因,很多消费者并未能及时获知汉堡王这些优惠信息。
同时,以福建本土品牌塔斯汀为代表的本土品牌,也给汉堡王带来非常大压力。塔斯汀目前在全国已拥有8000多家门店,规模远超汉堡王五倍。
据相关新闻媒体报道,塔斯汀的强势扩张已经严重分食了汉堡王在福建地区的市场占有率,导致当地多家汉堡王门店相继关闭。
其实汉堡王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,其发展始终受制于肯德基、麦当劳这些老大哥。当时肯德基已在中国开设1200多家门店,麦当劳也拥有460多家门店,两大品牌凭借先发优势牢牢占据核心商圈,并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。
虽然2012年TFI接手后,汉堡王一度加速扩张,门店数量从2014年的400家快速增至2018年的1000家,但在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、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背景下,汉堡王的本土化程度和营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仍显不足。
在价格策略调整方面,相比肯德基2018年推出疯狂星期四、麦当劳2019年推出12元随心配套餐,汉堡王直到2022年才推出周三9.9国王日促销活动,反应明显滞后。
这些种种因素都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持续承压,汉堡王想要翻盘,恐怕还要找到自身真正的消费者购买理由才行。
购买顶楼房子的朋友,想必你的家中有一个大大的天台吧,那该怎么将它好好的使用起来呢?人们往往会喜欢...
给家里的阳台天台做阳光房,预算问题一直是装饰业主所关怀的榜首问题。嫌费事、没条理,不知道如何做预...
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,阳光房慢慢的变成为众多家庭追求自然、舒适生活的理想选择。那么,构建一个20平...